唱歌中的共鳴發(fā)聲方式有很多,用得比較多的大致分為3種:胸聲、頭聲和混聲,每種都有其獨特的魅力,下面就來給大家講講三者之間的區(qū)別和如何運用。
1、胸聲
以胸腔為主要共鳴腔體的聲音。一般人說話時就容易使用這種聲音,唱歌時如果音不高的話,也比較容易用這個部分的聲音。而天然的中低音歌手用胸聲演唱時音色聽起來則比其他人更加顯得醇厚寬闊。使用胸聲時,大部分聲帶、甚至整個聲帶都是工作的。
可以聽聽美國鄉(xiāng)村天王Blake Shelton演唱的歌曲《Home》,一同來感受他醇厚充滿磁性的胸聲。
2、頭聲
以頭腔(如鼻腔、蝶竇等)為主要共鳴腔體的聲音。用于高音區(qū)。用頭聲唱歌時,大部分聲帶都是不工作的。同樣也需要經過訓練才能自如地使用。女高音演唱時一般會用到這些聲音,男生淘氣學女聲說話或唱歌的時候,也很有可能發(fā)出的是頭聲。 (注意,頭聲不是假聲。假聲是出于風格需要而使用的一種漏氣音色)
具有代表性的頭聲便是我們熟知的已故流行天王Micheal Jackson,當今非常出色的歌手則有Adam Lambert,Justin Timberlake等。
3、混聲
胸腔和頭腔均衡的參與共鳴的聲音。用于中音區(qū)或者中高音區(qū),聲帶工作的比例介于胸聲和頭聲之間。
混聲是聲樂教學里被討論多的話題,幾乎每個歌手都在努力做好自己的混聲區(qū),包括一開始的構建以及后來的加強。有些朋友不知道什么是混聲,這是因為不同于胸聲或頭聲,混聲在生理構造上是沒有明顯的混聲器官的,現(xiàn)實中,我們聽到的混聲其實是聲帶和共鳴協(xié)調產生的。
大家可以想象,聲帶的工作原理跟吉它的弦有相似之處,也有不同之處,我們的聲帶只有一對,而不是像吉它一樣有好幾根弦,我們需要根據音高去調整聲帶的長短而進行發(fā)聲。
光有聲帶是不可以產生聲音的,它需要氣息,當氣流通過聲帶時引起聲帶震動進行發(fā)聲。氣息的進一步走向決定了是否可以引起共鳴,當氣流流過聲帶后,它有兩個出口可以選擇,一個是口腔,一個是鼻腔。當你用胸聲講出“HAT”或“哈”這個詞的時候,你可以試著把手放在嘴巴前面,感覺氣息的流動,這個聲音主要出口是在口腔。而當你講“MANG”或“忙”個詞的時候,特別是“M”這個音時,你可以用手感覺是否有氣息通過鼻腔。如果同時在口腔和鼻腔感覺到氣息,那么你就是在混聲了。